为保障两地教学管理工作的良性运转,第四临床学院多方面着手,克服异地办学的现实困难,依托附属医院的管理平台,以生为本,不断调整思路,创新方法,创造性开展工作,从环境、管理、教学、学生活动等多方面做好对接工作,确保了异地新建学院的健康发展。
营造良好氛围,做好环境对接。为保障襄阳校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,为赴襄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、生活环境,附属襄阳医院投入6000余万元,兴建19层科教大楼,楼内教学、生活及活动设施俱全,教室均为多媒体教室,实训室配有模拟手术室、模拟病房等,可为临床、护理两个专业学生提供内、外、妇、儿等多专业临床技能实训,图书室、电子阅览室等均高标准配套投入。七层以上的标准化学生宿舍,单间建筑面积均在25平方米以上,住宿学生4-5人,设单独卫生间,独立阳台,配有中央空调,定时热水。学习、生活环境与学校环境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,使学生从学校到附属医院后不会出现较大的适应性落差。
今年9月,药护学院11级学生作为第一批学生,正式赴襄学习、生活。第四临床学院组织教师将学生行李搬运上车,跟车护送到襄阳,并按照入住名单,将全部行李对号送入学生宿舍,减轻了学生托运行李、搬运行李的负担。这项工作的开展,在学生中得到了很高评价,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距离,使学生短时间认可了襄阳校区的教学氛围,帮助学生较快地接受了学习、生活新环境。
加强制度建设,做好管理对接。为保障标准化开展教学活动,规范化进行学生管理,附属襄阳医院将医院教学管理办单独设科,在与第四临床学院管理干部实行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,参照《kyapp官方网站学生手册》、《教学管理制度汇编》相关规定,引入学校较为成熟的管理制度,结合医院工作实际,从教学与学生管理等方面,拟定适用于附属襄阳医院的“教学管理制度”、“学生管理制度”、“宿舍管理制度”和“图书室管理制度”,对相关人员分批培训,并要求严格按照制度落实工作。日前,附属襄阳医院各项教学活动进展良好,科教楼的宿舍管理和安保工作,顺利通过襄阳市消防支队检查团的验收,并获得好评。
落实“导师”制度,做好师生对接。为让学生尽快适应医院的教学管理模式,同时使教师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学生学习、生活状态,第四临床学院积极搭建增进师生沟通、交流的平台,对赴襄学生实行“导师制”管理。要求导师从理论学习、课程管理、科研实践和思想、生活等各方面给予学生引导。目前,经层层遴选,30名护理专业导师已经接手对第一批赴襄就读的91位护理本科学生进行指导,在对学生情况完成初步了解后,导师们将针对性开展指导工作。
在完成“规定动作”之外,附属襄阳医院的导师们还主动带领学生开展爬山、编排情景剧等课外运动,帮助学生尽快了解襄阳、熟悉医院。在节日期间和学生生病期间,导师们均及时给予学生关心、帮助,提升了学生的集体感和归属感。
为促使教师近距离接近学生,及时了解学生生活状态,附属襄阳医院将教师节慰问金以食堂餐卡的方式发放,鼓励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多到学生中去。各类没有经过规划、安排的师生午餐见面会,在附属襄阳医院学生食堂经常性召开,有力的拉近了师生距离,增进了师生感情,同时也促进学生食堂的进一步完善、提升。
促进“团团联合”,做好活动对接。学生赴襄后,各种社团活动较在校期间明显减少。为保障学生有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,在加快建设学生活动场地的同时,第四临床学院分团委积极与附属襄阳医院团委进行对接。组织学生参与医院团的活动。开学以来,组织学生参加了附属襄阳医院举办的“文明行医,从微笑开始”文明礼仪知识培训、公文写作培训和职工运动会。“团团联合”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活动平台,突破了学生组织“势单力薄”的现实瓶颈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学院分团委还将有效利用医院团委这一平台和窗口,组织学生开展更多更有意义的活动。(张侃侃)